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有限空间作业
西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与事故隐患排查
发表时间:2020-11-03     阅读次数:     字体:【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与事故隐患排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特别提示:特种作业风险极高,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幸福,请务必持证上岗,电话:18066881992(微信

同号)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有限空间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应纳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统一管理,可单独建立也可与相应的安 全管理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在制度和操作规程内容方面:一方面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和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具 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辨识有限空间并建立健全管理台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定义,辨识本单位存在的有限空间及其 安全风险,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后 果、防护要求、作业主体等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对辨识出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示 例参见附录 2),以提醒人员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开展相关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 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在培训记录上签字确认,单位应妥善保存培训相关材料。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限空 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个 体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装备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企业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知识和管 理能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了解和掌 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设备 使用方法、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及自救和互救知识等。

5.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配备气体检 测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其他个体防护用品和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 讯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装备等。单位应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并指定专人建立 设备台账,负责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检定和校准等工作,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发现 设备设施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辨识可能的安全风险,明确救援工作分工及职责、 现场处置程序等,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 第 2 号) 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制定科学、 合理、可行、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培 训,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掌握应急预 案内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每年至少组织 1 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 应至少每半年组织 1 次演练。

7.加强有限空间发包作业管理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的,承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即应满足有限空间 作业安全所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 应急救援装备、人员资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发包单位对发包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发包单位应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 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或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 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作业方案和实施的作业进行审批,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 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2021 承包单位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应严格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安 全要求开展作业。

 
上一篇:西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下一篇:西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